老奶奶姓朱,是義烏赤岸人。
春節前,她突然感到右上腹部劇烈脹痛,并伴隨著惡心嘔吐,吐出很多食物殘渣后,腹脹、腹痛還是沒有明顯好轉。
被家人送到義烏市中心醫院后,經B超檢查,朱奶奶被診斷為左肝管、膽總管多發結石,左肝萎縮,左肝外葉部分膽管擴張明顯。
針對朱奶奶的情況,肝膽胰外科執行主任陳顥召集主持了一場病情討論會。浙大一院派駐的肝膽胰外科專家胡振華院長、駱高健副院長以及肝膽胰外科醫生參與了討論。與會醫生很快達成一致的治療方案:建議立即進行腹腔鏡下左半肝切除+肝總管切開取石手術。
聽說要手術,朱奶奶的家人卻猶豫了。
原來,朱奶奶幾十年前就查出有肝內外膽管結石,經常腹痛。近些年疼痛加劇,多處求醫問診,醫生都建議動大手術。家人顧慮到朱奶奶年紀大,怕身體承受不了,在猶豫中拖延到現在。如今還有不到十天就是春節,如果進行手術,術后需要住院康復,又擔心老人只能留在醫院過年。
為了打消家屬顧慮,主任醫師駱高健副院長詳細向家屬解釋:
“
對于康復時間,駱高健介紹:傳統手術對身體傷害大、切口大、住院時間至少需要半個月以上,而微創手術本身創傷小、康復快,再加上浙大一院托管后,中心醫院肝膽胰外科技術水平有了跨越式發展,特別是針對手術病人,實施“加速康復理念”,不出意外的話,術后一周就能回家。
經過醫生耐心、仔細的溝通,朱奶奶的家屬最終選擇相信中心醫院,盡快進行手術。
2018年2月2日,由駱高健主刀,駱旭航、龔安安做助手,手術如期開展。
腹腔鏡探查可見,朱奶奶的左肝萎縮已經十分明顯,由于反復炎癥刺激,組織粘連嚴重,手術難度很大。最終,在醫護團隊的緊密配合下,手術圓滿完成,術中出血只有50毫升。在左肝內膽管取出8顆結石,如花生米大??;膽總管內取出的結石直徑達到25毫米,大如蜜棗。
術后,肝膽胰外科病區護理團隊運用“加速康復理念”進行護理。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,臘月二十八,朱奶奶順利出院回家,如愿和家人過了一個團圓年。